据当地媒体报道,为应对长期存在的自由座拥挤问题,并为明年推行的超高峰时段指定车次自由座制度铺路,台湾高铁将于11月10日起先行取消提前乘车的「弹性机制」,对号座旅客若需提前乘车,需完成改签手续。
以往,持有对号座车票的旅客若提早到达车站,可以向站务人员求助,经人工处理后直接进入站台持原票搭乘当日其他班次的自由座车厢。这一便民措施客流量尚不饱和度年代可能还算影响不大,但随着近些年台湾高铁客流量频频冲高,逐渐演变成了一把“双刃剑”,大量对号座旅客涌入本就拥挤的自由座车厢,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购买自由座车票旅客的乘车体验,也导致其原有的对号座席位被白白空置,无法二次销售给有需要的旅客,造成了运力资源的浪费。而在超高峰时段,甚至出现自由座旅客站满对号座车厢过道的现象,令真正「对号入座」的旅客难以前往其座席,也被吐槽是「高铁地铁化」。
新规实施后,对号座旅客若需提前乘车,必须先行办理改签手续,提前引导旅客回归按票乘车的习惯。而明年起,台湾高铁还将在特定超高峰时段推行指定车次自由座制度。届时,长假期间旅客购买自由座车票时,将须像购买对号座一样选择一个特定的车次。车票将与该班次绑定,旅客无法再「随到随上」搭乘其他车次。同时,每班列车的自由座车票将设置发售上限,并且将暂停使用悠游卡或一卡通等直接刷卡进入自由座区域的功能。通通认为,这何尝不是「提前回归」到限乘当日当次车呢?
稍早前台湾高铁公布的新车外观
(图源:台湾高铁新闻稿)
尽管这些措施引发了各种争议,但台湾高铁自己也称之这些措施为在当前运力极限下的「权宜之计」。通通之前也有提到,台湾高铁新采购的12组新N700ST,首批预计将于2026年8月运抵台湾,但要到2027年底才能全部上线并投入运营 。这意味着,从现在到2027年底,将是台湾高铁运力最为紧张、运营风险最高的阶段。在此期间,通过票务手段进行需求侧管理或许是唯一能够在短期内维持运营基本运转的选择。
《契约》内新增的描述
而与这些举措并行,台湾高铁将自9月底起修改旅客运送契约,在全线所有车厢推行「宁静车厢」措施。新规定将参考日本新干线的模式,要求乘客在车厢内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时需配戴耳机,通话必须移至车厢连接处,与同行者交谈时,应自觉放低音量,避免干扰到周围其他旅客。根据新版旅客运送契约,若乘客未遵守规定,将先由服务人员劝导。若劝导无效,高铁将有权解除与旅客的运送契约,要求其下车。那么大家怎么看待这些措施呢?不妨在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