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举行的“贵南高铁穿山来,黔桂天堑变通途”的发现最美铁路活动中,通通在贵南高铁沿线遇到了一位护路员,她和她的丈夫一起在小小的巡防岗亭里默默守护着高铁线路的安全。今天,就跟着通通的步伐,一起走进陆大姐的故事。
今年8月,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的陆永花大姐迎来了自己的新工作——贵南高铁巡防岗亭护路员。我们到达现场时,她刚刚往高压锅里装进半勺米饭,正在烹饪着她一会儿将要一个人享用的晚餐。
陆大姐驻守的这座62号巡防岗亭位于贵南高铁拉里特大桥附近,中心里程K137+665这串外人看来晦涩难懂的数字在她的嘴里不需经过太多的思考就能脱口而出。今年8月,贵南高铁开通时,陆大姐和她的丈夫一起,成为了62号岗亭的守护者。他们的巡防岗亭位于山头上,是一个拥有空调的“小独栋”。隔天上午点7点,陆永花都准时来到这个海拔约1000米的山头上,迎着朝阳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而和她进行工作交接的就是她的同事、也是她的丈夫——他们夫妻二人共同在这方岗亭里守护着贵南高铁的寒来暑往。
这座小小的岗亭,是陆大姐和丈夫的第二个家。岗亭的一楼是他们夫妻俩烹饪的地方,一个高压锅,一张小桌子,几小袋大米,柴米油盐,一日三餐……陆大姐就在这个地方给这座恬静的山头带来一丝又一丝的烟火气。来到二楼,平静的生活气息从门缝中钻了出来。粉蓝相间的窗帘一扫往日巡防岗亭冰冷的气息,给人一种回家的温馨感。书桌前的一束花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惹眼,属于家的氛围感扑面而来。陆大姐说,她和她的丈夫是夫妻岗,每天上午7点交接班,一个班一上就是24小时。护路工作是重复且疲乏的,如果不是这些家的装饰,生活可能将变得更加枯燥无味。
每个属于陆大姐上班日子的清晨,在确认列车出发前半小时,她就已经进行巡防工作了。单次来回4公里的巡防路途崎岖不平,陆大姐不但要巡查铁路周围的异常情况,还要时刻关注自己脚下的路,稍不注意便会滑一跤。其余两次巡防分别在上午和下午。夏日需要顶着烈烈红日,而在寒潮来临的冬天,陆大姐也必须逆风而行。雷雨天,她的工作就需要时刻注意山体是否有滑坡,这关系到每一列飞驰而来的列车的安全。
在这段巡防之路上,与她作伴的只有身边的芦苇荡和路边的野生小黄狗。每日3次,每次2小时,12公里的巡防之路让她经常占据微信运动的榜首,而与她竞争的,便几乎只有这条高铁线路上的其他护路员们。在巡防区域交界处,陆大姐会和与她碰头的巡防员简单交代线路情况,在简单的寒暄过后,各自踏上返程的路途。
巡防岗亭二楼窗前的桌上,放着一本高铁线路巡防员工作手册,每次巡查完毕后,巡防员都要将这次巡查的内容记录在案。桌上还有一本小说和一个手机支架,枯燥的时光里,一本小说便能慰藉陆大姐的心灵。工作之余,她还会和她的子女聊聊天,刷刷短视频,以此消磨时光。50000毫安时的充电宝就是这段时间里充足的后备力量。陆大姐的坐在桌前,身前身后都是窗户,贵南高铁就从他的脚下穿山而过,驶向拉里特大桥。在这个独特的景观位上,陆大姐已经坐了4个月,而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或许她还将是这方景色为数不多的欣赏者。
陆大姐说,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她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每天,看着脚下一列列高铁列车从山里驶向外面的世界,是一件倍儿有幸福感的事情。“我们护路员以岗为家,二十四小时在岗在位,我们的工作责任就是让列车畅通无阻。列车运行,我们不停。”陆大姐透露,在这个岗位上,工资水平相较当地来说比较不错,在这里工作,自己的经济问题已经可以得到基本解决。
在交流中,陆大姐向我们透露了属于她的一个小遗憾。贵南高铁开通后,她还没有完整的休过一次假,没有机会坐着每天从自己脚下经过的高铁去远方看一看。不知在不久的将来,当陆大姐乘贵南高铁经过自己的巡防岗亭时,能否看到自己位于山巅的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