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地铁官网发出数份单一来源采购公示,拟对2号线部分电客车的乘客信息系统、信号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项目进行兼容升级。公示中提到:福州地铁1号线(下称1号线)建设初期共配置28列电客车,自线网形成以来,1号线行车密度逐步提升,为满足运营需求,拟从福州地铁2号线(下称2号线)修改8列电客车至1号线运营。
1号线是福州乃至福建的首条地铁线路,自2016年开通半段以来,如今已经通车至「二期」,但至今没有增购过电客车,一直维持开通时的配车规模。这28列车在线路上反复横转,遇上客流高峰时甚至需要全部出动,但依然无法将行车间隔压低至需求值,配车数可以说是十分紧张,加车迫在眉睫。
1号线二期下洋站
不过,福州地铁也存在与其它兄弟地铁系统相似的一个现象——客流不均,因此,相比于繁琐的增购流程和冗长的时间成本来看,从其它线路调车支援确实是个法子。在福州目前已通车的地铁线路中,4号线采用了GoA4等级的全自动驾驶的电客车,下放到1号线来说显然有点大材小用,而6号线电客车的设计速度与编组长度均与1号线不同,也不具备调车条件。因此从调车这一角度来说,只有2号线和5号线的电客车满足要求。
采用GoA4等级的4号线电客车
只有4节编组的6号线
那为什么不从识别色相近、客流更低的5号线调车呢?通通相信另有其因,不过目前5号线已经接通福州南站,且途经时常举办大型活动的海峡奥体,在关键时刻也能发挥出一定作用,而且这次调车数量高达8列,5号线本身配车数也经不起这样的“输血”。
大型活动下的5号线东岭站
再回过头来说说2号线这边。2号线是福州乃至福建的首条PPP地铁线路,其开通时就与1号线的风格有着显著不同。在PPP的模式之下,要从2号线调车的话,需要「跨公司」支援,难度较大。好巧不巧,2号线于今年起正式终止PPP模式运营,如今它已经与其它线路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了。
曾经的福州中电科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通用定额发票
先是站台广播中的福州话、英语被撤,成为一条「泯然众人矣」的线路,如今还要抽出8列电客车支援1号线,这“蛋糕”真是越切越大。那么2号线这样调车出去支援1号线,会不会导致2号线车辆运用紧张?那可能还真未必。去年2号线以东延段的名义再度采购了24列电客车,一边出车一边入车,主打一个「时间差」,先把运力最紧张的1号线“喂饱”再说。(手动狗头)
当然,2号线开通那会儿,福州地铁在许多层面还未形成「标准化」。从这几份采购公示里面能看到,许多设备需要进行相应的兼容性升级。这么来看,调车这一事情也不是轻易完成的,还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改造成本,不过就如前文所说,相比于现在才去走增购流程的话,还是从其它线路调车比较划算。
刚开通时的2号线,具有“南京味道”
各位对这一事情怎么看呢?话说,通通倒是还有一点很好奇,到时候这些车的车号和涂装会不会也改成1号线的模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