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9月26日,服务了近38年的新加坡首批地铁列车——川崎重工C151型列车,正式宣告退役。
mailer_diablo,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时间回到1987年11月7日,新加坡地铁南北线首段开通运营,C151型列车的身影也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开启了新加坡的地铁时代。为了在保证耐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与重量,列车采用了轻便的铝合金双层构造车体,并且出厂时并未上漆,而是保留了金属原色的拉丝质感。
mailer_diablo,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车厢内部全纵向排列的塑料桶形座位,以及当时先进的三菱GTO斩波调压控制系统,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独特印记。特别是列车加减速时发出的电机启动声,更是成为了后来几代新加坡人最熟悉的声音之一。
在其漫长的服务生涯中,C151型列车也在不断与时俱进,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升级改造。上世纪90年代,为了回应沿线居民对噪音的关切,从1994年到2000年,所有C151型列车都陆续换上了从德国进口的降噪车轮,有效降低了行驶噪音。到了1996年初,由SMRT自主研发的自动语音播报系统也被安装上车,取代了此前由车长手动播报的方式。
而在2006年的中期翻新中,原本的银色铝合金车身被贴上了全新的黑色主调贴膜,配以红色和灰色的线条。这不仅让列车看起来更现代化,也彻底解决了困扰已久的污垢难以清理的问题,从此C151有了标志性的“黑衣”形象。
车厢内部同样焕然一新,座椅变得更宽、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并加装了动态路线图信息系统。当然,为了腾出更多站立空间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客流,座位数也从最初的372个减少到了约296个。
值得一提的是,SMRT曾计划对这批列车进行第三次升级,将列车更换为更高效的永磁同步电机和IGBT-VVVF逆变器。然而,在少数几列列车完成改造后,陆路交通管理局最终叫停了该计划,转而决定采购全新的列车取而代之。
取代C151及后续两代旧款列车的是第七代全新列车阿尔斯通Movia R151型。这批由长春阿尔斯通铁路车辆制造的新车自2023年6月起已陆续投入服务,未来将有106列新车全面更新南北线和东西线的车队。
遗憾的是,C151型列车的告别方式有些突然。2024年9月25日,一列C151型列车在返回车厂途中发生脱轨,对轨道造成了严重损坏,并引发了新加坡地铁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意外服务中断之一。这一事件,也直接促使C151的完全退役日期从原定的2026年底大幅提前。
9月28日,C151型列车迎来了最终运行。而最终运行也选在了1987年它最初开通的杨厝港至大巴窑区间。这趟旅程,不仅是对起点和终点的呼应,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告别,让C151型列车的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而退役的C151型列车也并未完全消失,除了部分车厢被拆解回收外,陆路交通管理局已确认将至少一列C151型列车完整保留,移交给新加坡国家文物局进行永久收藏。同时,部分列车的座椅、扶手、路线图等部件也将经过翻新后,捐赠给学校、社区中心和巴士站等公共场所,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狮城服务。
从1987年11月7日的首次亮相,到2025年9月28日的最后一趟旅程,整整38年间,C151型列车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也见证了新加坡地铁从无到有的辉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