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州分通也趁着周末好天气+公共交通免费的时光出门走走,这次通通选择考察一下近期在本地推出的几条响铃式公交线路。
什么是响铃式公交?通俗的来说,就是这些公交线路抛弃了每站必停的做法,部分车站实行「下车提前按铃,无人按铃且站台无人候车时飞站」的策略,以提高运营效率。这次福州选择试点响铃式公交的线路涵盖了市区主流的三家运营企业,线路类型则以远郊线为主,但也包含了少数用于地铁接驳的线路。
福州响铃式公交站牌
通通观察到,这些响铃式公交线路均更换了专属的黄底色站牌,在涉及需要按铃停靠的站名下方均有“🔔”,以提醒乘客该站为「响铃式停靠」。乍一看,是不是和成都的「铃停巴士」有几分相似?通通感觉这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玩意儿。
成都铃停巴士站牌
这次通通随机选择了两趟32路和一趟358区间,也就是共计三个趟次,来体验一下响铃式公交的实际效果,而这两条线路分别属于福州公交集团和闽运福州公交两个运营企业。先聊聊两个公司对响铃式公交的引导:福州公交集团32路这边,在车身和车内都用了一小块地方张贴响铃式公交标识,车内线路图也和站牌一样标注了按铃停靠的站点信息,涉及按铃站点的到站报站广播新增了「叮咚!下车请按铃」提醒,同时还将报站音中的线路名称直接改成了「32路响铃式公交车」。闽运这边则是直接弄了个响铃式公交的车身广告,车内报站广播没有进行调整。
32路车内线路图
这三个趟次坐下来的感受如何?通通总结下来的体会是:看司机心情。通通坐上的第一趟32路,司机几乎在每个按铃停靠的站点都停,甚至在站台没人、车内没有乘客按铃或实质性有下车动作的情况下,都要停稳并开关一次车门方才起步,完全失去了响铃式公交的意义。而这趟车上的乘客,同样也没有意识到响铃式公交的存在,根本没有下车前按铃的想法,很多是等车辆完全停稳后才站起来准备下车,看来站站停的思维已经「根深蒂固」,因此第一趟坐下来,通通并未感受到响铃式公交带来的所谓优势。
之后通通换了另一台32路回程,就发现这个司机积极贯彻响铃式公交的精髓,在车上没有乘客按铃且没有下车动作+站台上无人的情况下,直接以较快速度飞站,整个按铃停靠的区间相比站站停的情况来说,很快就开完了。但这样做的同时,通通也发现了另一个BUG:目前福州公交集团针对「下车请按铃」的报站广播是放在到站语中播报的,而不是像许多城市那样放在预报站中提前一个区间播报,这导致车辆在略高速度行驶的情况之下,乘客还没意识到已经到站,车子就已过站,容易引发客诉。
358区间车辆贴有响铃式公交的车身广告
经过一轮辗转,通通回头去体验了一下闽运这边的情况。在358区间的按铃停靠站点,通通所乘坐的这台车,无论站台和车内是什么情况,司机均会在每站停靠,只不过停稳之后发现没人上下则会选择不开关车门,直接起步。
综上所述,目前福州的响铃式公交看上去并没有一个真正贯彻执行的标准,虽然想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的体验效果和司机个人的因素有着很强的关联。运气好的话,确实能省时间;运气不好的话,不仅站站停,万一车子起步了有人发现自己没按铃下车又喊司机停车的话,耗时甚至会比不实行响铃式的线路更长。
那么,针对这样的情况,有没有什么改进措施呢?答案当然是有的。不过受限于篇幅,通通想先卖个关子,欢迎大家持续关注通行线,我们下期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