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运会正召开,通通最近也到访了深圳,在街头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深圳新设置的这些与全运会相关的道路标识,上面的中文字体,居然魔改了一款来自对岸的字体。

说到交通,就不得不提字体设计。交通标识与字体设计可以说是密不可分。为了保证驾驶员在高速行车状态下的可辨性,道路上的字体通常会被设计得比较长,也就是拉长字身。在大陆,最常见的做法是简单粗暴地将黑体纵向拉伸。在港澳地区,则会单独设计字形以适应拉长的需求,而台湾地区,则有专门为其道路系统设计的「台湾道路体」。

通通在现场仔细比对后发现,深圳路面上新出现的这些标识,设计风格都与台湾道路体高度一致。笔画内部空间被刻意放大,而笔画的连接处又处理得清晰利落,避免了高速下视觉模糊。从这个角度说,选用一款专业的道路字体,十分契合这个场景。

但为什么说是魔改呢?答案很简单:台湾道路体本身并没有内置简体字形。仔细观察这些标识,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深圳当地为了这次全运会的标识,专门对这款字体进行了简体字形的适配,工作量可见不低。

当地还把一些看上去像简体,但实际上是对岸的写法的文字进行了手动修复
长期以来,大陆交通基建行业的视觉设计,尤其是字体,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角落,很少有人愿意停下来,关心一下路上的字好不好看,好不好用。

深圳当地为了全运会的视觉统一和清晰的道路指引,竟然选择下功夫去「造字」,这在通通看来是十分难得的。小伙伴们觉得魔改后的字体怎么样呢,不妨在评论区里聊聊吧。